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!(中国)官方网站

新闻资讯
News
比“汛”速,更迅速——省建院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党支部“风雨哨岗”战汛记
0 GDAD 2024.04.24
乌云压顶,狂风突起,一道道闪电如利剑划破天空……4月18日10时许,东莞上空一瞬天黑,顷刻间惊雷乍响,暴雨如注。雨势急速猛烈,短时间内多地出现严重内涝。
 
受强对流天气影响,连日来,东莞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侵袭。而此时,该市重点项目东莞人民医院红楼院区地下室顶板覆土工序尚未完成,对此EPC项目牵头单位、设计方建筑二院结构中心而言,这轮来势汹汹的暴雨无疑是一场“大考”。
 
如何迎考应战?抢抓汛前窗口期,奋战汛中关键期,是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党支部迎难而上,向雨而行,书写优异答卷最沉着有力的笔法
 
 
未雨绸缪抢先机
 
“未来一周,东莞雷雨频繁。4月18日至20日有中雷雨、局部大雨到暴雨,雷雨时伴有8到9级短时大风、局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……”
 

东莞人民医院红楼院区项目建设俯瞰图。

 

预警就是前哨,防汛就是命令。启动应急响应联动机制,加密进行研判会商,细化强降雨防范应对措施……为确保汛前准备和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,建筑二院党总支严格执行公司党委部署安排,拉响防汛备汛集结号,要求各生产部门强化项目汛期检查监控,在思想认识上再重视、排查整治上再发力、应急保障上再加强,坚决扛起责任,做到严查严守。
 
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,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。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党支部闻汛而动,以东莞人民医院红楼院区项目组为重点,成立共产党员“风雨哨岗”,紧盯施工风险点,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,合力拧紧汛期“安全阀”。同时,与项目业主方、监理方、施工方建立联合值守机制,加大防汛部署的灵活性,有效提升信息传递速度,确保防御工作精准、科学。

 

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党支部集中项目组成员,召开防汛检查工作会议。

 

做好基坑、排水、外架等严格检查,督促工地在临时围墙等处设立警示牌,全面加固脚手架、工地围挡等施工设施……从最坏处着想、做最充分准备、争取最好结果,这是结构中心项目组与极端天气的无数次“交手”中得出的经验,也成为他们应对自然灾害不确定性的底气。
 
强对流云团步步逼近,雷电狂风接踵而至,敲打着项目组成员紧绷的神经。多日来,结构中心会议室晚上灯火通明,支部纪检委员、结构专业副总工欧旻韬,主任建筑师林华良等数名党员严阵以待,各司其职,与项目总负责彭祎环、结构专业副主任工程师邓南鸿联合值守,同前方队友们拧成一股绳,“白加黑”、连轴转,全力以赴坚守项目建设“风雨哨岗”。

 

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联合值守,根据降雨实时情况制定应对措施。

 

窗外,是电闪雷鸣、大雨倾盆;耳边,是项目组拨出的一通通调度电话。“暴雨来临前,停止一切施工作业,引导现场所有人员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”“检查排水供电系统,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”“加强防范深基坑、边坡、工棚等重点场所”……一双双眼睛紧盯飑线实时走向,一项项应急举措相继靶向确定。

 

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党支部支委关天松、党员林华良冒雨赶往项目施工地检查。

 

“请放心,现场疏散工作已完成”“工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场所”“防汛应急物资准备充足”“执勤人员正不间断巡查现场”……此刻,精准打好防汛主动仗的决心,将前方与后方紧密连在一起,项目工地各项防御准备工作均全方位铺开,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责任堤防。
 
 
集力排险保安全
 
项目地处万流支流及东莞水道交汇处,遇上持续强降雨,周边水位会迅速上涨,一旦雨水倒灌或排水不及时,将致使基坑水位上升、地下室抗浮失效,严重时可能出现地下室开裂、桩基拔出等险情。
 
风雨欲来,未雨绸缪。汛期来临前,在建筑二院党总支指导下,项目组提前预置抢险物资,调集多台大功率抽水泵,以备汛期紧急排水之需。这些天,项目组同工人们一道,冒雨铺设抽水泵水带,组织开展持续排水作业,加快抽排雨水,抑制水势上涨,确保工地安全度汛。

 

建筑二院结构中心支部党员检查管道堵塞情况。

 

4月21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,一束车灯穿过密集雨帘,载着支部组织委员、项目组成员关天松等一行人的车辆,从积水中碾过,溅起1米多高水花。到达项目地后,大家接过员工递来的安全帽,迎着瓢泼大雨,一路蹚水小跑,直奔工程指挥办公室,紧急研究加速排水事宜。
 
“原先预留备用的20台15KW备用水泵可能不够用,需要再加配几台”“配电箱旁多垒些沙包,防止供电设施被淹,影响水泵正常运转”“河涌旁再加派人值守,及时跟进万流支流和东莞水道开闸泄洪情况”……
 
他们紧盯可能存在的应急物资短缺、雨水倒灌等隐患,随即与施工方、业主等商讨解决方案,就水泵配电箱、脚手架底部等重要点位的薄弱环节,提出及时检测、加固修缮等整改措施。
 
静夜里,光线昏暗,入党积极分子、项目驻场员林旋沃和高兴的身影,穿梭在工地各处。排水沟内是否有杂物,排水管路能否通畅,抢修后的管道有没有渗水,二人打开手机强光,一遍遍细心检查,不漏掉一处细节,不放过一处隐患。荧光绿马甲已然被汗水、雨水汗湿淋透,紧贴在他们身上。

 

入党积极分子、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副主任建筑师林旋沃雨夜巡察项目现场。

 

“目前所有水泵排水正常,水位已经下降至负一层底板位置。大家再加把劲,明天就能把积水排完。”数日来,他们一天有三个班次的巡查,实时监测积水水位,逐一检查关键点位、临电设备,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,做到及早预判,与工友们及时抢护。
 
4月22日下午,趁降雨暂歇,在结构中心党支部组织下,项目组第一时间开展汛后排查抢险。雨后的黄泥,跟浆糊一样粘稠,大家深一脚浅一脚,检查工地设施设备受损情况,清理淤泥,清运垃圾,修复被雨水冲毁的路面,疏浚受损沟道,开展故障排查、抢修复电工作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。

 

建筑二院结构中心党支部支委欧旻韬等项目组成员,现场指导冲毁路段修复工作。

 
汛情未退,须时刻待命。无惧风雨,日夜坚守,全力排险,保障安全,便是对项目建设最长情的告白。